《戲曲金庸·笑傲江湖》節目一

小時候喜歡看金庸的作品,雖稱不上是金庸迷,但對與金庸有關的東西總是感興趣,這次進念的《戲曲金庸·笑傲江湖》節目倒真的吸引了我的注意,即使上次看完進念早前的製作《13·67》,見識了「藝術科技」後感覺中了大伏,今次在考慮題材和演員後還是決定進場。

選看的是節目一,分為三段南音和兩段折子戲。先說南音的部分,由楊健平編撰和演唱,但他的怪聲令我「毛管戙」,慶幸在節目開始前已先穿上風褸和圍上頸巾,否則便「冷得我騰騰震」了。另外,令人失望的是這幾段南音竟不不是楊現場唱出,也沒有現場樂隊,只有一個裝成樂師的木偶和一個呆坐的酒客,根本沒有人「演唱」 ,真的是很無謂的舞台設置。對我以言,南音、戲曲的精粹是看表演者的即場演繹和表情變化,這樣播錄音,真的令人懷疑入場的必要。

幸好之後的〈獨孤九劍1〉比較對譜,任家樂頗掌握到令狐沖瀟灑俊逸的感覺,身段也好看,不過好像不夠豪放不羈。

壓軸的是孔愛萍主演的〈東方不敗〉。我是第一次看她的演出,她很壓場,以生角的裝扮出台,但盔頭下已貼上片子、梳起旦角的髮髻,台步和各種舉動也不盡是生角的風格,似乎是故意保持生旦並存的狀態,時男時女,可能已是東方不敗自宮後的狀態。不過因為脫下盔頭前的表現不是很男性化,脫下後的女性化也沒有與之前有很大對比,這樣一來其實整齣折子戲的台上都是已經自宮後的東方不敗,或許根本不必強調「生變旦」,也沒有換裝的需要?我慣看比較線性的敍述,頭腦不適合這種比較新穎的敍事手法,看得我有點混亂。另外,印象中東方不敗有點邪氣,今次的塑造和演繹則很正面。

再說說舞台效果或「藝術科技」。水墨風的投影比想像中好看,但大多是不必要的東西,而且開始和結束時在觀眾席突然從空而降一個/塊/件充了氣的帳幕,完全不知有什麼用處。

另外,不得不說字幕投影真的很討厭,逐個字彈出來令人扯火,而且字體很多都化開了,不能一眼便看出是什麼字,特別是最後孔愛萍的〈東方不敗〉一折,看字幕浪費了本來欣賞演員的時間。字幕的原意是讓觀眾快速一瞥,掌握一句唱詞後便專注舞台上的演出,絕不能阻礙欣賞演出,我可不是專門來看字幕投影的。到了後期,我放棄了看中文字幕,只看正正經經、清晰彈出的英文字幕,然後目光放在演員身上,同時猜想她唱的中文字是什麼,腦內中英文不斷交併,感覺這種對腦袋造成的額外負擔很無謂。

還有,臨近結束前的密集式強光,實在對眼晴不好的觀眾很不友善,記得上次《13·67》也是這樣,強光是要代表表演即將結束嗎?〈東方不敗〉的結尾不斷播著東方不敗的笑聲,但每段笑聲都是一樣的,感覺是過量了,凡事還是適可而止好,這種聲音設計播一至兩下便有效果,過多就變煩厭了。

除了藝術科技不太令人歡喜,這次的演出沒有現場樂隊也是一大致命傷。戲曲的其中一個重點是樂隊的即場拍和,這次只有翁煒桐打鼓和任家樂以笛吹出的一曲《滄海一聲笑》是現場音樂,感覺比較單調、單薄,音樂與演員也做不到好看的節奏感。

這次是實驗性的小劇場製作,團隊也不全是做慣戲曲的人,但整件事的構思 – 將金庸小說改編成折子戲 – 其實是好的,也證明可行,但相信正正經經做、不倚賴藝術科技會更好。順帶一提,場刊似乎模仿舊報紙的風格和排版,頗有心思。這次的製作算是對金庸百年誕辰的致敬,只是我對藝術科技實在沒有興趣,感到這類型的作品還是可一不可再。

采妍悅藝薈《雷鳴金鼓戰笳聲》

夏青雲 – 李龍

趙翠碧 – 王超群

馬行田 – 梁煒康

秦莊王 – 溫玉瑜

馬如龍 – 莫華敏

秦王妃(落霞)– 曉瑜

長安君 – 張肇倫

2022年在南鳳復出時看過一次《雷鳴》,但那次為了演《六國大封相》而刪去了第一場,整體也有點趕急,所以今次算是第一次看完整的《雷鳴》。

第一次看〈三封〉這個頭場,原來翠碧公主與出使趙國的秦王妃有一段對手戲,個人挺喜歡這一小段。曉瑜飾演秦王妃,這晚只覺得她比較吵耳,雖說十年磨一劍,但她的聲線就似磨得太尖的劍,聽得辛苦,慶幸刪去了其後的三奏部分,否則耳朵恐怕要再次受罪。

王超群飾演翠碧公主溫柔端莊,在第一場有攝政公主的威嚴,第二場有情竇初開的少女情態,第三場則最難得,在沒什麼可演的情況下找到戲可演。因為之前看過三對生旦演出這折〈三貶〉,均覺得公主只是在後面與秦王喝酒,比較像佈景板,卻原來可以這麼好看。翠碧一邊被迫向秦王獻殷勤、斟酒和彈琴唱歌,一邊擔心青雲會被秦王傷害,不斷示意行田把他帶走,與秦王的互動也不錯,分寸適當又不失公主身分。猶記得上次鳳姐提出與秦王同飲一杯酒,既不合公主身分,也比較像是故意激怒青雲,有點奇怪。

龍哥飾演的青雲有生來傲骨的感覺,在〈三貶〉也很感受到覺得被背叛的悲憤和痛苦,縱使他聲線沙啞,亦無阻他掌握應有的節奏和感覺。不過或許因早前受傷,這晚沒有做360度反身(似乎是青雲的招牌動作?),在〈送別〉也唱不到部分高音,算是美中不足,不過尾場的槍法仍是打得漂亮。

溫玉瑜飾演秦王,在第二場上場的時候有一代梟雄的霸氣,非常壓場,見到公主後的急色動靜也很到位。

梁煒康飾演馬行田,感覺他全晚都是交差的心態,與其他演員沒什麼很好的互動。近來發現他除了喜劇角色演得比較活之外,看他演略為正經的角色都比較「閹悶」。

莫華敏飾演青雲的義弟,看得出他的努力,亦感覺他的唱做在進步中,但還是擺脫不了內地的演出風格,總覺得他望向觀眾的眼神怪怪的,手腳也不太自然,個人來說仍是看不慣。

另外,飾演長安君的張肇倫表情比較木獨,但是有嘗試與對手交流,希望他日後演戲時再放開一些,更投入角色和表達人物的心理狀態。

這次《雷鳴》的演出陣容不算完美,但龍哥和群姐應該是目前演這劇的最佳配搭,慶幸自己當晚有來!

高山五月天

這次鳴記在高山上演的戲分別是《揚州夢》、《無情寶劍有情天》、《胭脂巷口故人來》、《花染狀元紅》、《搶新娘》和《蝶影紅梨記》。經過九天十一場的神功戲演出後,僅隔兩天便在高山開始五天六場的演出,各演員都略見疲態,或許是時候思考劇團的運作模式有否需要改變。

首晚的《揚州夢》改編自《十年一覺揚州夢》,之前亦已記錄過,今次再看,覺得劇本仍是好的,而且第三場在公堂上類似〈碎鑾輿〉的部分亦演得比上兩次好,感受到玉龍、麗雯和程母三人之間的張力,反而頭尾兩場的生旦對手戲我沒有看得太投入,部分可能因為男主角缺少玉龍行走江湖、歷盡滄桑、被仇家毒盲後鋒芒盡歛的感覺。

順帶一提,這晚由文俊杰飾演柳玉虎,與宋文華有一段在水上互試身手的「撐渡」排場,但感到文俊杰與黎耀威稍欠默契,配合得一般。

第二晚的《無情寶劍有情天》,嘉鳴姐以不容有失的心態飾演嫦姐姐,狀態大勇,黎耀威飾演冀王也頗多發揮。琴娘這個角色看似沒什麼特別,戲份也不算多,沒有重輝那麼多情緒的大起大跌,但美英姐的琴娘就是有重輝所說「嬌柔和藹若春暉」的感覺,能讓重輝感受到愛情溫暖,與嫦姐姐冷熱無常有強烈對比,之後重輝在柳營放走琴娘和為她簽降才有說服力。感覺到美英姐這晚比較累,不過各種細微處仍演得好看,例如知道冀王迫婚後唱「愛海無波興巨浪,冀王好色立心虧」一段,很感受到琴娘拒婚的決心和對簫郎的「一點冰雪心」。

之前沒有留意到琴娘為簫郎清潔傷口,是以一條手帕弄濕後把傷口抹拭,再以另一條乾的手帕包紮。在六場戲之中,反倒不特別喜歡〈柳營重會〉,重輝以為琴娘負心、兩人對唱和重輝要求從叔案件重演的部分感覺有點拖長來做。最喜歡在靈堂請罪的一場,重輝和嫦姐姐之間的對手戲看得我很投入。

第三晚的《胭脂巷口故人來》是這台戲中我最喜歡的戲,五小姐這個密實姑娘真的太令人喜愛了,哈哈。第二場五小姐在眾人離開後露出春心蕩漾的笑容,唱出「廿四年來初露齒,惱煞春風搖動小芳心」兩句,真的讓人會心微笑。五小姐在第四場與父親對質和擊掌,以及尾場與桐軒的對手戲,爆發力也是驚人,看得相當痛快。一直也喜歡看六少爺敏兒的成長過程,從「心在胭脂巷」到之後一心發奮以挽救家庭垂敗,黎耀威都掌握得不錯,在第三場的書房內也夠佻皮。

我對第四晚的《花染狀元紅》最不期待,之前看過鳴記演出這劇都覺得相當「閹悶」,劇情也沒什麼起伏,今次看的感覺與上一次也差不多,覺得這劇要做得好看,比同期的舊產物《胡不歸》更難。這劇的主要人物是鳳聲、明月和四姐。艷紅沒什麼發揮機會,只有第一場的生旦對唱和在第三場乾等情郎,心焦不安,收到絕情書後感到生無可戀的反應;子奇也只是跟明月「相睇」一折比較有戲可演,以及讓艷紅有探花郎妹妹的身份,令四姐接受艷紅。

第四場鳳聲收到艷紅的「遺書」後怒責和拷打明月,這場二人的配合很不錯,對我來講也是全劇的高潮了。不過這次看,特別不喜歡四姐這個角色,經常情緒勒索兒子,聽到鳳聲說「我親生阿媽都經已死咗啦!」便很大反應,其實她的確不是鳳聲的親生母親,即使四姐視他如己出,一手撫養他成人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鳳聲對她的「孝」之中其實「敬畏」的成份比較多,很見外和拘謹,沒有母子間的溫馨。所以我今次竟覺得四姐這個角色有點煩厭,哈哈。

到了第五場,鳳聲以為艷紅殉情而病倒,唱的一段有些古腔的味道,但個人認為不算很動聽,不過今次似乎已比上次少唱了一些;之後明月和子奇的「相睇」則比較有趣,今次刪去了二人對對的部分,使節奏也較快。最後的〈庵堂重會〉,主要是生旦對唱,但這次刪去了鳳聲解釋絕情書是其二妹冒寫的部分,已求得艷紅原諒,有點說不通。二人和好後,明月才到來解釋,已屬不必了。

縱使今次整體已稍作刪減,節奏比上次明快,而且嘉鳴姐的明月也很討人歡喜,但我還是談不上喜歡這套戲。

《搶新娘》

角色表

桂南屏 – 蓋鳴暉

余潔貞 – 吳美英

余友才 – 陳鴻進

余潔冰 – 陳嘉鳴

桂承勳 – 呂洪廣

楚鐵豪 – 溫曜聲

畢守法 – 黎耀威

秋香 – 張潔霞

師爺 – 陳永光

 

記憶中好像看過一次《搶新娘》,但印象不深,今次看甚有新鮮感,這個演員陣容也配合得不錯,唯獨是飾演太保爺楚鐵豪的溫曜聲遠遠不夠驕橫跋扈和好色,亦沒有「嬉皮笑面向人纏」,以致在花街調戲潔貞和在公堂威逼畢守法按其意思判案的部份都不夠到位,而且也有不少甩漏。楚鐵豪和潔冰兩個角色正是「你有半斤,我有八両」,也是一物治一物,唯有潔冰的刁蠻才治得了太保的專橫,只是今次的太保爺過於溫柔了,沒有這個效果。

兩姊妹一個貌美一個貌醜的人物設定令人想起《紅鸞喜》(又名《龍鳳配》),不過《搶新娘》的搞笑空間好像更多,差不多每一折戲都有笑點。

一、年宵會 – 年三十晚,余友才出外收債,女兒潔貞也到花市買花,被太保爺楚鐵豪調戲,得南屏相助把他趕走,二人一見鍾情,約定南屏稍後到潔貞家中探望她,只是南屏恐怕涉露父親的欽差身分而以假名相告。其後,南屏遇見余友才向村民收租和追債,更逼人賣女為娼還債,故把他痛打一頓,更命他把所有欠據撕毀。

二、相親 – 大年初一,潔貞和潔冰兩姊妹向父親拜年,潔貞向父親提起昨夜與南屏之會。承勳與南屏裝作貧窮到余家拜年,提起履行十八年前訂下的婚約,但友才嫌貧,而南屏亦不知其女潔貞便是其未婚妻,不屑有為富不仁的岳丈,雙方解除婚約。同時,太保尋得潔貞住處,登門拜訪,卻誤以為潔貞名喚潔冰,差點錯聘潔冰。嘉鳴姐一亮相已引得全場大笑,兩姊妹拜年和提起指腹姻緣的部分十分惹笑,南屏與友才也有火花。

三、花園會 – 南屏探望潔貞,潔貞說被老父逼婚,南屏提出私奔,友才阻止,並說已收了太保爺的聘禮,若南屏能送上一樣貴重的聘禮,則可迎娶潔貞。友才以家中財物清單當作禮單,一拉出來便長得拖地,上面更寫什麼美點雙輝、時令水果等等,整體挺好笑的。

四、搶親 – 太保爺和南屏同㩦聘禮到來迎娶潔貞,適值余家發現庫房失竊,友才發現是南屏偷取家財充當聘禮,把其趕走,更迫潔貞嫁太保爺,潔貞心生一計。

五、搶錯新娘 – 潔冰代替潔貞穿上嫁衣與太保拜堂,潔貞則假扮大妗姐希望脫身,誰知南屏到新房錯搶潔冰,同時太保識破潔貞假扮大妗姐,阻止她離開,剛巧南屏發現搶錯新娘,回來還潔冰予太保,友才亦到來指責南屏盜其家財,五人爭辯不休,同到公堂告狀。

六、公堂申辯 – 五人到公堂告狀,縣官畢守法雖性懶貪睡,但也不糊塗,判潔貞配南屏,潔冰配太保,但太保恃勢凌人,逼他判南屏受杖刑和坐牢、潔貞嫁他、潔冰二十年內不准出嫁、友才交還聘禮等等,南屏之父本為欽差,及時到來把亂局收拾。這場也是高潮,畢守法本身已有很多發揮空間,黎耀威演來也盡情發揮其喜劇本能,加上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喜劇效果不錯。

《蝶影紅梨記》

《蝶影紅梨記》或許是所謂的五大名劇之中最難掌握的,男女主角的內心戲最多,相爺也要表現得貪花而不猥瑣,廣叔的演法正好做到這一點。

不得不說〈窺醉〉非常好看,素秋窺醉其實只有短短數分鐘,但上次已令我印象很深刻。素秋聽到汝州正走來自己所在之處,雖欲偷見但還是決定轉身返回紅梨苑,但轉過頭來又暗地裏打開門,不見汝州的蹤跡有少許失望,及後再在園中遇到醉倒的汝州,那種難掩驚喜的神情,欣賞其相貌、身材,忍不住親近的反應都做得很細膩。

素秋被劉學長拉走後,汝州醒來並發現眼前有一隻蝴蝶,認定牠是素秋的魂魄的化身,他痴情得與蝴蝶說話、為牠取暖驅寒,但我覺得這次的演繹沒有令人感到汝州(自覺)與蝴蝶之間的連繫,感到汝州沒有在跟蝴蝶演戲。

到了〈亭會〉,汝州向剛認識的紅蓮讀出素秋寄給他的情詩,素秋被迫認作紅蓮已是很無奈,更不忍聽到汝州讀出自己寫的詩,也不忍看到汝州為自己憔悴的反應都很好看,但另一邊廂的汝州有點破壞氣氛,說一定要讀,因為「拎咗出嚟喇喎」,還說在抹眼淚後「扭乾手巾」再還給紅蓮,實在不適合。

這次〈亭會〉之後亦刪去了趙生哭紅梨、素秋向錢濟之辭行的部分,所以到了尾場,也一直怕刪去相爺求素秋為自己的相位向狀元獻媚的一小段戲。素秋上場時因為發現被好姊妹出賣,即將被立為相爺小妾,感到很絕望,正是以淚洗面、不塗脂粉把愁填的狀態,得知汝州高中的喜訊後作弄相爺,輕輕戳一下相爺的心口,再離去更衣時的喜悅,這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很「頂癮」。

非常期待尾場的歌舞,美英姐跳舞總是好看的,「輕盈步步嬌,似飛燕玉盤轉,妙舞輕輕為君扇」形容得正貼切。不過八位舞女之中有些不太純熟,美英姐好像有時候要在她們之間找路走,最後也聽到美英姐開聲提醒她們走位,有點美中不足。

這台戲有好看的,也有不太好看和不喜歡的,所以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不過下次這種馬拉松式看戲的生活,恐怕要等到年尾才可以再感受了,仍是珍惜每一次看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