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李後主》

在文化中心的四樓看電影,倒真是第一次。

這晚約七時到達場地附近,在正門外看見一堆人群,還有不少攝影師,原來是仙姐到場,不少人大叫「仙姐!仙姐!」,十分熱情。🤣

電影正式放映前,仙姐開腔感謝大家來臨,希望不會令各位失望。觀眾光是看到片頭的「仙鳳鳴」三字已給予掌聲,看到任姐、仙姐等人在片中首次出現亦會熱烈拍掌,如見真人。看電影時看到演員在大銀幕出現報以掌聲,大抵只有粵劇觀眾才會這樣做,哈哈。

電影絕對沒有令人失望。當年不計成本的製作的確拍得很美,祝壽的歌舞很好看,李後主和小周攜手走過一條條擺動的絲帶那個畫面真的美不勝收。另一方面,這部不足兩小時的電影劇情緊湊,音樂、剪接都配合得宜,戰爭場面亦相當震撼。

當然,最令人深刻的是任姐的演出,她演繹優柔寡斷、政治智慧欠奉、錯生在帝皇家的李煜,暫時真的後無來者。角色其實不算討好,因為這個皇帝真的「冇鬼用」🤣🤣,不止治國無方,歸降後妻子被召去侍宴,回來時衣衫不整,哭倒在他的懷中,他卻只是最關心妻子有沒有真的被宋主侵犯🥲;而且天真得以為歸降後便可跟入質多年的弟弟一起住🤣🤣。但任姐演來就是能夠讓人同情他的處境。特別喜歡李後主在城樓上唱「一重山,兩重山」那段,完全感受到他因國家積弱卻(無能)無力回天的無奈,以及作為帝皇需要承受的千斤重擔。

事前真的沒有做太多資料搜集,所以見到飾演趙光義的陳錦棠、忠臣靚次伯 和梁醒波的演出也很驚喜,前者奸詐陰險,後兩者忠烈報國,都非常好看。

相比之下,仙姐飾演小周則斧鑿痕跡比較多,有時甚至有點誇張,沒在《蝶影紅梨記》和《紫釵記》的演出那麼自然,難怪據說仙姐本人也不太滿意自己的演出。

最近我也喜歡重溫《帝女花》中<香劫>一場,崇禎跟李後主同樣是亡國之君,面對國亡家破,真正是「毀家亦難以謝江山」,前者的后妃盡節殉國,自己也自縊而死;後者雖然也有剛烈的臣民,但在電影中,自己卻連自焚也不成功,被小周撞了進去之後一同被宋軍擒獲,貫徹了沒用的人物設定🤣🤣

當晚未看完《李後主》時,我已經在想什麼時候再有機會再看這部巨作。希望不會是太久的將來吧。

趁熱鬧看仙姐的背影🤣🤣

阮兆輝血汗氍毹七十年(第三炮)

輝哥從藝七十年的第三炮活動有六天七場的演出,這次看了演唱會、《小武專場》和《梟雄虎將美人威》。

演唱會

上半場譚穎倫以凡腔獨唱〈情僧偷到瀟湘館〉,效果不錯。另外比較特別的是〈子見南子〉,第一次聽這曲,曲本身沒有太大驚喜,反倒是輝哥演唱孔子這個角色,唱腔與平日不同,在台下亦頗感受到聖人的氣概和高尚情操。

本身最期待下半場的三位嘉賓和三支曲,豈料下半場的咪架調校得太高,遮住了美英姐和鳳姐兩位花旦的半邊臉,尤其影響坐在首數行的觀眾,而咪架高度不合甚至導致收音也不佳,真是可惜,亦很浪費兩位七情上面的演出。後台的工作人員固有責任,其實演出者本身亦應更自覺。這次不特別想看的看得很清楚,想看的卻看得不清楚,幸好壓軸的〈五郎救弟〉很精彩,為這晚帶來一個圓滿的完結。最近看的數台演出也有這種技術問題導致影響欣賞,真希望不要再遇上。

歡樂的謝幕

《小武專場》

譚穎倫、梁心怡合演〈打洞結拜〉,譚穎倫嗓子和唱功都不俗,關目也夠威武,但梁心怡演被擄被困的趙京娘似乎不夠驚惶,不夠慘。溫玉瑜、吳立熙、吳倩衡合演〈馬福龍賣箭〉,南派武功好看。〈甘露寺〉、〈催歸〉由李龍、阮兆輝、梁心怡、陳鴻進等合演。龍哥演趙子龍,確是忠肝義膽、威風凜凜,值回票價。輝哥飾演貪戀溫柔鄉的劉備也很傳神,哈哈。據說〈催歸〉本有孫尚香的一場歌舞,這晚因時間關係刪去。梁心怡飾演孫尚香竟比趙京娘發揮得好一些。

《梟雄虎將美人威》

當年由麥炳榮、陳錦棠、羅艷卿、任冰兒等開山。第一次看這劇,覺得劇情較牽強,銀屏郡主的人物設定也很可笑,好武擅戰,可惜情心錯付,被感情蒙蔽,容易被人利用、刺激,更是衝動、不智但以為自己很聰明lol黃成彬和梁心怡在第一場比較各有各做,好像未熱身。到了第二場,黃成彬耍槍頗乾淨俐落,在第三場也夠火氣,和輝哥的斬二王也挺可觀。可塑性高的吳立熙前兩晚飾演落拓的馬福龍游刃有餘,這天演西宮國舅這種小角色亦頗為傳神。陳紀婷演細女姐開山的角色謝雙娥,是挑撥離間的奸角,頗多發揮機會,雖不至於令人驚艷,也算稱職。

這劇最好看是第三、四場在金殿反目和斬二王的排場。第五場主要是生旦商討對策推翻暴政、拯救蒼生,但這種唱片曲形式的生旦對唱落在二人手上,有點沉悶。這劇整體都很需要「人包戲」,劇情真的很一般,但總算體驗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