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雪》

第一次看任姐、芳姐名劇《六月雪》的舞台版。從不覺得演芳姐的戲便要唱芳腔才好,所以之前並沒特意看以唱芳腔著稱的老倌演過《六月雪》。

《竇娥冤》的故事原是悲劇收場,竇娥的丈夫早死,竇娥也含冤而死,死前更指天立誓,死後將血濺白練而血不沾地、六月飛霜三尺掩其屍、楚州大旱三年;改編粵劇版《六月雪》則改為竇娥沉冤得雪,更能與大難不死,高中狀元的丈夫團圓,分場如下:

1、 竇娥賣身到蔡家為童養媳,但由於蔡昌宗出外求學六載,二人這回才第一次相見。鄰居張驢兒覬覦竇娥美色,設計在蔡昌宗婚後上京赴考途中害死他。

2、 十繡香囊

3、 竇娥送昌宗上京,張驢兒稱快將下雨,藉機勸竇娥回家,之後讓昌宗在風雨之中過他預先找人做了手腳的橋,昌宗墮河失蹤,張驢兒以為害人奪妻之計得逞。

4、 蔡婆、竇娥以為昌宗墮河身亡,蔡婆不忍竇娥因三日恩情便致一生守寡,想對竇娥百般為難,逼走竇娥,讓她改嫁,豈料竇娥決意不肯,更反見真情。張驢兒見詭計未得逞,暗中在羊肚湯下毒,欲毒死蔡婆霸佔竇娥,不料張驢兒的母親剛巧到蔡家追債,喝下羊肚湯身亡。張驢兒欲賄賂縣官抓蔡婆填命,誰料竇娥願為家姑頂罪。

5、 蔡昌宗大難不死,高中狀元,皇上欲將皇姑許配予他,他不願棄糟糠婉拒配婚。

6、 蔡昌宗衣錦還鄉時遇上刑場六月飛霜,查問之下驚覺待斬犯婦竟是自己的妻子。

7、 三司會審,蔡昌宗的同僚收賄袒護張驢兒,蔡昌宗堅持盤問證人洗脫冤情,正值探花郎與皇姑成婚後前來探望,與竇娥姊弟相認,一家團圓。

粵劇舞台版雖不及元雜劇版激烈,但仍以「官場黑暗,慣以金銀論短長」、「善惡到頭終有報」為主題,雖是老生長談卻已足以成就一部好戲。新秀譚穎倫飾蔡昌宗,大審和會審時官威十足,口白雖間有失誤,也算做得出角色的要求,個人認為今次的公堂戲比上次他演《紅菱》和《鳳閣》的難度更高。一直覺得鄭詠梅的文戲不算出色,今次演溫婉賢孝的竇娥算很稱職,只是在刑場時略為平淡,不似是含冤將死的人,沒有很慘情,也沒有很強調「冤」的感覺;反倒是在第四場,竇娥跪在地上說「母死家姑當母認」,蔡婆輕撫竇娥的頭髮說「兒亡媳婦當兒認」,這一部分頗為感人。

個人不算很喜歡〈十繡香囊〉的唱片曲,但現時劇團都為迎合觀眾而把整首二十多分鐘的曲放到舞台,不斷重複希望丈夫早日風雲際遇、勿懷異志,坦然有點悶,加上演出當天,生旦的嗓子都有點過勞,唱〈十繡香囊〉雖仍然應付到,卻不是非常吸引的一折。幸好二人應也有動心思設計走位和動作,配合得不錯。

這次的演出長3小時55分鐘,算是現時比較長的戲。據了解現已刪去第一場交代竇娥賣身和家有弟弟、蔡昌宗救皇姑的情節,也沒有了〈十繡香囊〉中荔香扮羊的伏線。不過,其實如果沒了劇本原來的第一場,索性可刪去竇娥弟弟和皇姑的戲,反正現在舞台版的竇娥入蔡家之後沒有提過自己有弟弟;留些時間讓蔡婆到刑場與竇娥有對手戲可能更好看。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