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芝聲劇團《花染狀元紅》

 

這劇相對來說比較冷門,就算偶有演出,未必碰得合眼緣班底始終鳳聲、四姐、明月都不易演。次鳴記演,相對有信心,便就試試

 

這次的版本,分場是這樣的:

1 渡頭送別
2 洩密
3 斷情
4 拷妹
5 病相思(不知如何概括這一場發生的事)
6 庵堂重

 

也在網上看過聲哥分別姐、麗姐的演出錄像以及任姐和綺的電影版。相比之下,這次的舞台演出整體來說平淡了些,特別是第二、四、五場都比較長。洩密一場中,鳳聲與四姐以對聯互相暗示,語帶雙關,二人的對答處處表現鳳聲純孝的性格,四姐只要微怒便嚇得他全身發抖地跪在地上不敢起來。各人表現都稱職,但到了拷妹也許演員是想為平淡的劇情帶來搞笑的氣氛,個人認為鳳聲與明月玩得有點過火

 

病相思裡,生要先唱一大段,四姐才到來說在庵堂見了緣,之後明月和子奇相親既要對對,又要鬧笑話,感覺是拖長了;而且探花子奇的存在意義似乎主要是讓紅的身世能讓四姐接受,走兩對兄妹成為兩對佳偶的套路,大團圓結局。惟是四姐知道紅是探花郎之妹便突然接受她,有點缺乏說服力,因為我覺得四姐介意的是她曾經淪落,之後即使從良也不能改變,加上劇的中段拖拉了一個多小時,尾場卻就這樣快速解決衝突,予人趕著完場的感覺。在這方面,也許可以參考電影的安排,將紅與四姐在庵堂相遇的情節出來,反而鳳聲病重苦相思的部份可以由四姐簡略交代,相親對對的部份也可省略,至於子奇的信物金團寶扇,或可安排在庵堂或拷妹讓四姐、明月看到我覺得安排四姐庵堂與艷紅相識,不戴有色眼鏡地她談話愛她才貌招為媳婦到最後發現艷紅即是了緣,發覺自己錯了,確實妓女亦有好人這些情節會挺好看的,更可呼應第二場她所出的下聯火坑何處有青蓮如此一來紅也有更多發揮機會,不至於只與文武生有對手戲,其餘大部時間只是傳說中的人物

 

當然,這些都是我忽發的奇想,當時編劇很可能是因人度戲所以設計了這個劇,但到了今時今日,可能真的需要因應二十一世紀的演員作出改動;而且,一段的改動需要整戲的配合,演出上是否可行不得而知。

 

電影與舞台版情節有很多不一樣,只保留男主角是狀元、庶母家教森嚴所以反對妓女入門、妹妹聰明刁鑽的主幹,連醉紅(即舞台版的)角色設定也很不同,對任姐和波叔二人似乎都有情,說誰高中狀元便嫁誰,沒有經常自悲身世,也沒有為情甘捨命的剛烈,相比之下舞台的比較討人憐惜。不過,電影安排細女姐飾演的明月改扮男裝試探醉紅,又和哥哥合作讓四姐在庵堂遇見醉紅,劇情比較曲折,節奏也輕快得多。另外,第一次看譚蘭卿演慈母,效果原來這麼好她與任姐、波叔、細女姐四人合作,非常好看。

 

花染這劇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作品,橋段在今天看來固然不甚都是圍繞中國傳統的倫理價值、道德觀發展,據說本來有十多場。那個時期的戲早前看過胡不歸同樣偏長,主題甚至比花染更單一(胡不歸主要是孝和婆媳關係,花染反而除了孝之外,還呈現關於嫡庶、偏見、性別等問題),也少爆肚搞笑的機會,但上次看的感覺不差感情細膩,以舞台演出的效果來說,個人甚至比較喜歡胡不歸

鳴芝聲劇團《三夕恩情廿載仇》(2019)

 

這劇我兩年前看過頌先聲的版本,挺喜歡當中的唱情,故而鳴記今次演,我也相當期待。兩個劇團演這劇的劇情和分場一樣,之前已經寫過,在此不了,只說這次給我的感受有何不同。

 

第一場  相遇

戲一向是蓋吳的拿手戲,二人應付自如,默契好,對唱一曲到春來,動聽。也特別喜歡淑借兄長的口向父親言明對文謙有情這部分,鬼馬又溫馨整段來說,各人的演繹都比新秀自然。

 

第三場  驚變

這場是生的表演機會,玉華和伯儒對文謙步步進迫,配合相信是聲哥設計的一系列水袖動作和步法,十分緊湊,讓台下也跟著緊張起來。

 

第四場  盤夫、放夫

真摯細膩的感情固然讓人動容,我也特別欣賞這場的身段設計,兩年看的版本則無印象有這些設計。先是一開始淑嫻盼望夫歸的優美身段,再是得知真相之後,欲阻止文謙離開時,文謙、伯儒三人配合的動作,極為流暢富節奏感。另外,哭著唱也許是新秀尚未完全掌握的技巧,今看這場戲,的感情和唱功比較到位,感染力更大也是意料中事

 

第五場 

這場武場本來不是劇的重點,所以鳴記比年輕演員的動作少我也覺得無大礙惟是三夕的結局本來就較弱,嚴格來說,其實並沒成功以三夕恩情化解廿載仇文謙的確是因為淑才提出和解,宇文志豪純粹因為元帝不信任自己,驚覺自己與范家唇寒齒亡才與范家解仇有點草草了事的感覺。而且經過盤、放的高潮之後,這個結局相比同類型的無情寶劍有情天顯得較為遜色。

即使結局有點美中不足,我還是覺得單憑〈盤夫、放夫〉三夕就值得進場看看。文戲演得好,其實比真槍實劍、「埋身肉搏」的武場還要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