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新秀演出系列《洛神》

image1

image2

早前三月才剛看過鳴記的《洛神》,昨日再看此劇,是因為覺得這回油麻地新秀計劃的《洛神》演員陣容頗吸引。直到前幾天方知道今次演的正是當年芳艷芬、陳錦棠、黃千歲的開山版本,現時各劇團都少演,所以我對這次演出的期望又更高一些。

分場與鳴記版大致相同,情節安排主要有兩處不同:1) 「雙洞房」換成「單洞房」;2) 另外尾場加入曹丕祭宓妃的唱段,再有曹植划舟到洛水哭祭,所唱的南音並非較為人熟悉的「寒梨染血,杜宇聲乾」一段詞,之後宓妃唱的也是芳艷芬的「飄飄渺渺」一段。這個版本裏,曹丕的戲分更多,祭宓妃時更道出對宓妃情真,解答了我看鳴記演出後對曹丕內心世界的疑團,而且與曹植相比,我一直比較喜歡看曹丕,這個版本雖簡化了洞房一折戲,沒有將植、宓暗通書信的驚險情節演出來,而把時間放在祭宓妃、夢會,但是效果也不錯。(祭宓妃、夢會加起來約40分鐘,比經常演的23分鐘版本長。)

演員方面,陳澤蕾的氣質很適合演曹植,個人認為她在第二場的表現最佳,得知要娶的並非心上人時,欣喜瞬間轉為悲怒的變化處理得很好。但之後<私會>、<歸藩>時的「一對無靈眼」似乎做得太過了,看她久了會悶。她的感情是掌握了,卻未能與唱功配合得宜,造手偏硬,聲底夠厚卻是在三位主角之中唱得最遜色的。聲音很多時候都壓得太低,以致聽不清唱詞,而且斷句間中有點奇怪,選擇拉腔的位置和大小聲的運用不自然,聽上去突兀之餘也讓人感到一些句子斷得太碎。

梁非同飾演貫穿全劇的宓妃,扮相俏麗,從頭到尾都表演不錯,聲底也好,高音不刺耳,感情投入得宜,關目造手都是以戲為先,沒有多餘的舉動,看得舒服。整體而言比上次一月擔綱演《彩鳳榮華雙拜相》大有進步,鎮定從容,較能掌握如何運用聲線,唱出宓妃的「婉約」。唯一要挑剔的,是她在激動或唱高音的時候間或咬字不清,特別是在<夢會>裏,她與陳澤蕾二人都唱得不夠露字,部分原因當然是我不熟悉這個版本的曲詞(好像有更多《洛神賦》的詞句,但真的聽不清楚),所以我在那幾分鐘裏就有點迷失了。

另外值得一讚的,是演曹丕的譚穎倫。我從未看過他演主角,但自上次在網上看過他演《佘太君掛帥》的片段,便覺得他唱功很不錯,而今次我也沒有失望。他咬字清晰,唱腔乾淨,關目、感情到位,演曹丕可謂「奸到出汁」,卻不討厭,算是非常成功。第三場的裝醉、「一笑換心情」、看到宓妃私約曹植的信函後瞬間轉怒為喜,第四場撞破叔嫂私會後對妻「憐惜」,第五場假仁假義、半逼半哄宓妃寫信、替她抹淚,第六場殺不成曹植的憤怒和失望,再到第七場覺悟前非和祭宓妃,都掌握得非常好,流暢自然,讓人看得過癮,除了因為這次的角色十分適合他,相信藝術總監輝哥對他的指導也是關鍵。

也想說說演太后的何寶華。我認為她在<洞房>和<寫書>兩折的表演只屬平平。太后這個角色本來可以很搶眼的,無論是對宓妃曉以大義,付予重任,還是對她軟硬兼施,讓她寫信,都可以「肉緊」一些。我知道這樣來比較不公平,但在網上看過尤聲普和南鳳在藝術節演這劇,再回想美英姐和陳鴻進上次的演繹,都覺得太后和宓妃應該能互相帶動對方的情緒,才算成功。這次新秀何寶華演來就不夠感情,聲音有時候也壓得不夠低,不像年邁婦人,以致<洞房>和<寫書>中,與宓妃的對手戲稍有不足。不知為何,演這些較重戲分的老旦角色(如《胡不歸》的文方氏),還是丑生來反串比較有戲味,可能是演起來較為強勢吧,也有多一點歷練,壓得了場。我越來越覺得丑生的戲難演,但做得好的話當真能與文武生和正印花旦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