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夜與霧》(Nebel im August)


一向對關於二戰的電影,特別是與納粹黨有關的故事有興趣,故在今次德國電影節呈獻的芸芸作品中,選看這齣講述納粹黨兒童安樂死計劃的電影。

當時所謂的「安樂死」,其實是納粹黨達致 “racial hygiene" 的另一手段。這項計劃將患有遺傳病、長期病、殘障的兒童集中在療養中心,美其名是減輕兒童家人的照顧重擔,實際是找出沒法治癒的一群,私下解決還不止,還把他們的大腦送到研究中心,這時候家人還以為小朋友正獲得最好的照顧呢。而「解決」的方法亦頗令人心寒,除了當時較受爭議的放毒氣,還有人想出讓他們餓死,方法是每日三餐都只餵他們吃煲煮數小時至營養盡失的蔬菜湯,令他們 “starve as they eat",再捏造死因,企圖減少社會的反抗。

看戲之後,我再上網查資料,發現原來這種 “racial hygiene" 的思想源自 “Social Darwinism",目標是「物競人擇,適者生存」,消除增加社會成本的弱者、病者、懶人 (統稱 “life unworthy of life"),從而令日耳曼民族的血統更優良、更強大。這個念頭當真可怕,試問誰人有權當判官,決定另一個人是否值得生存下去呢?這種違反人權的「安樂」死真是諷刺至極。不過,也不得不佩服當時政權洗腦的功力,竟然讓知識分子,包括醫護人員,贊成這個計劃的理念,深信民族優越性可凌駕一切。

電影根據真人真事改編,記錄了一段慘絕人寰的事蹟,卻毫不矯情催淚,感情含蓄細膩,觸動人心又引起反思:現今世界雖然不再存在這種極端的精英主義,但其實適者生存是放諸古今中外皆準的法則,因為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都不想為他人的缺陷負上額外的責任;另外,護士Sister Sophia一開始負責送病人離開療養中心,明知他們會到遠處的毒氣室,也不發一言,及後安樂死計劃改於中心內為病人「了結殘生」,她要參與其中,反而突然大義凜然地反對,到底人能自欺欺人到甚麼地步呢?又是 “Not in My Backyard”、眼不見為淨的道理嗎?

縱然電影帶出的訊息較為沉重,但今次仍有不少得著,例如我發現德國電影普遍都拍得不錯,哈哈。十分期待下星期看另一套德國電影,有機會再分享。